曼哈德?馮?格康(Meinhard von Gerkan),世界建筑設計大師,他是世界頂尖建筑事務所gmp 的創(chuàng)始人之一。這個70多歲的老者,頭發(fā)完全花白,中氣十足,聲音洪亮。他是中國國家博物館改擴建項目的設計者。
年過七旬的曼哈德?馮?格康依舊保持活力。自從1999年,曼哈德?馮?格康第一次來中國,14年間,曼哈德?馮?格康和他的gmp建筑事務所已在中國完成了80多個大型建筑設計項目,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國國家博物館改擴建項目。
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館,德國gmp 建筑事務所的方案在國際競賽中脫穎而出,中標其改建項目,但當初gmp的設計方案曾受到不少質(zhì)疑,飽受爭議,而后經(jīng)過反復磋商修改,最終方案才得以確定。
gmp在投標時就遭到很多人的反對,認為不該由國外的設計師來對中國國家博物館進行擴建。同時,國博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,它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,地處天安門廣場——紫禁城中軸線上,所以希望改動得越少越好。一方面它是中國形象的象征,具有悠久的歷史,應保持它的特色,另一方面要能夠彰顯當代建筑的風采,使它不能消失在歷史的建筑里面。最終gmp事務所尊重了專家如何保護中國傳統(tǒng)的意見,對原設計做了很大的改動,使中國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與現(xiàn)代實現(xiàn)完美結(jié)合。
gmp以前從未設計過劇院,現(xiàn)在卻為中國重慶、青島和天津這三座城市設計了地方劇院。曼哈德?馮?格康曾說過,重慶大劇院,從建筑形式來說,是用圖像語言來描述建筑的。
重慶從外觀上來看像個巨大港口城市,許多船舶在那??俊_@里有長江經(jīng)過,有很多大船,他設計的重慶大劇院整個建筑造型就像一艘大船。重慶大劇院坐落在重慶朝天門對面,那里原先是一片老碼頭,與重慶市中心隔江相望,地勢略高一些。曼哈德?馮?格康說,將重慶大劇院設計成船的造型,就是希望它可以表示重慶處于長江江畔非常重要的位置。大劇院整個的外立面都是用回收的玻璃做的,從里往外看視線被擋住,只能透光,但是晚上會變成一艘通體透明的大船。
在曼哈德?馮?格康眼里,只有簡潔的設計,才能經(jīng)得起時間的檢驗。他先后獲得過300多個建筑獎項,早在1965年,他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座駛?cè)胧綑C場——柏林泰格爾機場,乘客無需經(jīng)過漫長的"購物走廊"即可到達登機口,最快的換乘速度僅需30秒,它在隨后很多年內(nèi)都保持著世界紀錄;他設計的歐洲最大火車站——柏林中央火車站,至今仍被譽為"世界上最漂亮的火車站"。
在曼哈德?馮?格康先生看來,建筑不是一個非常自由的藝術行業(yè),必須滿足基本的使用要求。一些激進的建筑師,往往太注重形式和外表,可能就忽略了它對社會的責任,建筑師要給社會留下好用的建筑。
建筑的本質(zhì)是要對社會負責。一個負責任的優(yōu)秀建筑師,對城市的面貌和發(fā)展進程要負很大的責任。
在曼哈德?馮?格康的眼中,一個優(yōu)秀的現(xiàn)代建筑,不能切斷歷史,要體現(xiàn)民族特色,做到傳統(tǒng)與現(xiàn)代結(jié)合,在結(jié)合當?shù)貍鹘y(tǒng)文化的同時,也要引入現(xiàn)代技術,滿足功能需求。除此之外,不能因為要實現(xiàn)一個形式和外表特別獨特怪異的建筑,而不重視工程造價控制,浪費投資者特別是納稅人的錢。
曼哈德?馮?格康先生曾經(jīng)說過,"建筑應該盡可能地簡潔,就像雞蛋一樣"。與其他海外建筑師一樣,對曼哈德?馮?格康來說,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。對于外國建筑師來說,在中國做設計"最大的好處就是擁有自由"。在"簡潔"的外觀下, 曼哈德?馮?格康更重視"功能"這個內(nèi)核。
曼哈德?馮?格康的建筑設計風格有"新簡潔主義"之稱,既不同于一味追求純粹外表、不講實用的"極致簡潔主義",也不同于過于強調(diào)外表的表現(xiàn)主義。
綠色建筑已然成為當下熱點,眾多城市紛紛將綠色"作為自己的城市名片,建筑師也將其作為追求的目標。但在曼哈德?馮?格康看來,綠色建筑就像一種流派一樣,只是一個標榜,一種廣告。在"綠色"概念的背后,實際上應該是一種責任感,是建筑師對于人類、整個地球和環(huán)境的責任感,應該思考怎么做到能源最小化,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低,使建筑的每個部分都得到最大的利用和發(fā)揮,這才是最本源的概念。在曼哈德?馮?格康看來,綠色建筑不能只是標榜自己的廣告。
曼哈德?馮?格康談到,gmp在中國所做的80多個項目中,均采取生態(tài)上的措施,比如深圳大運會體育場采用雙層玻璃幕墻,白天不需要燈光照明。
如今,中國已然成為外國建筑師實現(xiàn)夢想的試驗地。從14年前曼哈德?馮?格康第一次來到中國,他認為最大的變化在于"現(xiàn)在中國已經(jīng)沒有太多刻意強調(diào)裝飾性的所謂新建筑"?,F(xiàn)在的建筑大多裝潢簡單,環(huán)保并可持續(xù)。他表示,在大城市,尤其是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廣州,看到越來越多代表這種建筑哲學的作品。
同時,他也無奈地表示,中國的各大城市已與紐約、東京越來越相似。"除北京之外,幾乎所有大城市都是中心地帶建密集的摩天大樓,呈現(xiàn)中心突起,周邊平的狀態(tài)。"這些城市最典型的特點就是城市建筑"多樣性不強,統(tǒng)一性不夠。"
版權(quán)所有:2018重慶浩鑒規(guī)劃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(quán)利
友情鏈接:重慶浩鑒規(guī)劃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