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尼斯雙年展具有一百多年的歷史。它所包含的國際視覺藝術雙年展與建筑雙年展分單、雙年輪流舉行。它們與德國卡塞爾文獻展、瑞士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并駕齊驅,堪稱國際展示當代藝術的最高殿堂。本屆雙年展總策展人英國建筑家戴維·奇普菲爾德提出"共同基礎"這一概念,旨在讓本屆雙年展能夠展現出一種有活力、相互聯(lián)系的建筑文化。
以"原初"為主題的中國館于8月27日至11月25日亮相第13屆威尼斯建筑雙年展,中國館的展覽將由魏春雨、王昀、邵韋平、許東亮和陶娜5位建筑師和藝術家的裝置及綜合媒體等作品組成,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具體承辦該展。
"原"字在中國文字中的意思是水源,即水流起頭的地方,在此引用"原初"這個概念,是試圖把藝術、建筑、概念、空間和策展一體化,尋找記憶和物質的起源以及世界初始的思維圖像。而5位參展的建筑師和藝術家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從不同的角度,解讀和體現"原初"這一概念。
香港歐華爾顧問有限公司接受香港建筑師學會和香港藝術發(fā)展局委托,擔任改屆展會香港館的策展人。對應雙年展主題,香港展館的主題為"城間/城內:魅筆生城" 。策展團隊邀請參與展出者想象并描繪出過去、現在和未來的人居環(huán)境,并思考如何重構各種條件和當地文化,并提供新的活動內容.展覽揭示了隱藏的歷史,啟迪未來,編織出了一系列相互聯(lián)系的"故事", 以揭示各種脆弱的城市生態(tài),以及它們如何在現有的體制中生存.參展者的各種項目并置在一起。